
來源:濟南日報
作者: 張曉涵
村中佛像初步斷定為明代 旅游資源可以整合開發 孔莊村“第一書記”圓夢了
本報11月12日訊 11月9日,本報“圓夢行動”報道了長清區張夏街道孔莊村“第一書記”姬厚增發來的求助,想要為村里的老佛像判斷一下年代,也想請旅游策劃專家為村里的發展出謀劃策。近日,本報“圓夢行動”第四黨支部和專家到了孔莊村,據專家多方考證,老佛像基本為明代文物。而專家也提出,村里要想發展鄉村旅游,可以先小規模試點。
據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長、古建筑專家陳賓,市考古研究所文物保護科科長艾楠多方考證認為,村子里的佛爺寨圍墻以當地石材干砌而成。原寨子入口并非現入口,而是為了便于防御設在現入口一側的山崖旁,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。圍墻內有石砌高臺,是為寨內巡邏與防御所用。佛爺廟位于寨子中心,僅存大殿一座,是一座面闊三間、進深兩間的硬山頂建筑,屋面覆黃色琉璃瓦,兩側砌八字墻,是近些年在原廟宇舊址重新翻建而成。
殿內供奉佛爺石造像,獨立圓雕,目測高約1米左右,其下有仰蓮石座,與佛像為一石體。佛像小腹以上通體拋光,結跏趺坐式,頭懸發髻,眉弓、眼睛略顯月牙狀,兩頤豐腴,雙耳垂肩,嘴唇略顯小,整體面部造型略顯人物像。身著偏袒右肩式袈裟,下體穿腸紋飾裙。兩臂自然放于膝前,造像整體做工略顯粗糙。后人在維修的時候,佛像通體刷金漆,發髻、眉弓、眼睛刷黑漆,掩蓋了原始造像風貌。經北京有關造像研究專家初步鑒定,應為明代遺物。
兩位景區開發、管理方面的專家——濟南伯樂之旅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娜,山地(北京)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宮大偉表示,從旅游資源上講,孔莊村的地理位置還不錯,但由于地處山中,交通不算方便,不太利于大批量的游客上山。對此,專家建議,可以與公交公司或者交通部門商談,開通途經市里的穿梭巴士,解決一部分游客上山難的問題。
村里的石房子比較有特色,加上村中明代洪武年間的五角楓,應該還是有看點的。專家建議村里可以先做小規模的試點,改造一兩座院落,逐漸完善各項配套工程,慢慢帶動鄉村旅游的發展。此外,專家們還建議村里可以開發一些有特色的餐飲或者農產品,讓一些驢友或者近郊游的游客可以先一步嘗鮮,并逐步推廣開來。